合同库
文书库
条款库
法律文集
找律师
【以案说法】公司整体搬迁,员工可否以距离太远拒绝上班?


【前言】

突然遇到公司决定整体搬迁的情况怎么办?

搬迁后劳动者认为新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了,

可否以此为由拒绝提供劳动、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不妨通过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对此加以了解。


【基本案情】

2013年9月23日,吴某入职被告公司从事生产工作。

双方签订的最后一期劳动合同期限至2019年9月30日,约定工作地点在XX大道159号被告公司,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条款内容或重大事项变更时,应协商一致。

2019年3月,被告公司因经营需要决定由原办公地点XX大道159号整体搬迁至XX大道529号。包括吴某在内的员工得知后,以距离太远为由拒绝到新厂址上班

2019年3月9日,被告公司组织人员拆除生产线时,包括吴某在内的员工大面积停工,自此每日到原厂址打卡后,不再提供劳动

2019年3月11日,被告公司发布《关于厂区搬迁的通知》,声明自2019年4月1日起,厂区将从XX大道159号(14000平方米)整体搬迁至529号(17000平方米),生产车间提供中央空调,食宿更加便利,被告公司将安排车辆携全员前往新厂区参观,给予每人500元搬迁奖励交通补贴在每月100元基础上增加50元,要求员工通过合理渠道沟通,必须于2019年3月12日8:30回岗正常劳动。员工拒绝返岗

2019年3月13日,被告公司再次发布公告,重申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和福利待遇不变,增发50元交通补助。员工仍然拒绝返岗

2019年3月15日,被告公司向吴某发出《督促回岗通知》,告知吴某其行为已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扰乱破坏生产秩序,要求吴某于2019年3月18日8:30到生产主管处报到,逾期未报到将解除劳动合同吴某未按要求报到

2019年3月18日,被告公司在通知工会后,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决定与吴某解除劳动合同。吴某离职前平均月工资为4272元。

2019年3月25日,吴某提起劳动仲裁,经审理后开庭裁决驳回申请。吴某故诉至法院。

另查明,被告公司于2017年5月4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修订员工手册。吴某签收了员工手册。员工手册规定,连续旷工3个工作日,或连续12个月内累计旷工5个工作日,给予解除合同处分。

又查明,XX大道159号、529号两地相距约4.5千米,全程骑行约20分钟,均在地铁S1号沿线,有864路、874路公交可乘,但地铁和公交站点与两个厂区均有一定距离。



【法院观点】

吴某与被告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成立、有效。

被告公司的员工手册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且已告知吴某,能够作为处理双方之间劳动争议的依据。被告公司拟将厂区整体迁移,是基于生产运作情况作出的经营决策,不改变劳动者的岗位和待遇,并非滥用用工权利刻意为难劳动者的行为。厂区迁移后,确实可能对劳动者产生一定的通勤压力,但搬迁距离并不遥远,也在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可达之处,XX大道本身具备较好的通行条件,被告公司也承诺增发交通补助

总体而言,迁移对劳动者的影响是有限的,不构成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根本障碍。

同时,争议发生后,双方均应当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权利。吴某不愿意调整工作地点,可以提出相关诉求,但其自身仍然负有继续遵守规章制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吴某在被告公司的再三催告下,仍然拒绝返回原岗位工作,已经构成旷工,违反基本的劳动纪律,并且达到员工手册中规定的可被解除劳动合同的严重程度,故被告公司在通知工会后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并无违法之处,本院对吴某要求被告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请求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



【律师观点】

因用人单位整体搬迁导致劳动者工作地点变更、通勤时间延长的,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规定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需要考量搬迁距离远近、通勤便利程度,结合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交通工具、是否调整出勤时间、是否增加交通补贴等因素,综合评判工作地点的变更是否给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不便足以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如果用人单位已经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了搬迁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搬迁行为不足以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劳动者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提供劳动。

相关推荐

啤酒罐外观设计无效行政纠纷二审【附判决】
【最高院改判案例】孙兴华与浙江兰溪圣鹏、浙江万来旅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查明制造者能否免除销售者合法来源的举证责任【附最高院判决】
知名度高的宣传用语与活动海报构成反法第六条第一项权益
实用艺术品要构成美术作品需达到较高水准的艺术高度【附高院判决
实用艺术品要构成美术作品不能是公有领域素材的简单复制或拼凑
专利无效后未执行完毕与执行完毕申请再审的不同结果-【附最高院二案裁定】
将侵权花型面料制成床单销售定性及信网权是否适用合法来源抗辩